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叔本華很厚的「作為表象的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好酷的叔本華,序論
在序言他說:
「儘管我費盡心力用這本書
還是不能發現什麼捷徑
來傳達這一個思想
這個思想就是人們
在哲學名義下藏起來
所尋求的東西」

他除了在序前三行
就告訴你
你如果想要理解思考或是知識
別讓大腦偷懶
這不就是捷思法的源起嗎?

然後下一頁說

「本書閱讀兩遍之外
別無良策無可奉告

並且還以很大的耐性來讀第一遍。
這種耐性
也只能從一種
自願培養起來的信心中獲得

第2個要求是在閱讀本書之前
請先讀本書的序論

序論不在本書的篇幅,
而是在5年前
以充分根據律的四重根為題
出版了一本書。」

酷極了,
他提到的四重根我看過
好看極了!

這四重根整本闡明
對於「問題」要如何去理解
如何從不認識到提出見解

白話文就是你翻任何一本論文
架構就是這書說的概念阿

然後我啞然失笑
原來在自己書裏打書做廣告
在叔本華年代就有了呢

不止如此,還恐嚇你
這麼厚的書你得要看兩次

再來看這一段,原文:

「基層拖住上層
卻不為上層所托起
上層的頂峰,則只被拖住
卻不托起什麼

與此相反,一個單一的思想,
不管它的內容如何廣泛,
都必須保有最完整的統一性。」

這是紮根理論阿
從事件裡分類
然後歸類
然後命名

命名功能代表一個概念
這概念要涵蓋所有事件

太有趣了,原來原始概念
叔本華是這樣形容的阿

再來,原文:

「整個思想通過各個部分顯明
而不預先理解全部
也不能徹底了解
任何最細微的部分。」

這一小段告訴你
每一個細節步驟只能代表它自己
但你要知道整體是什麼
才能知道這部分是什麼

簡單來說
你看到一個數字
就算有顯著差異
你都必須謹慎對待
因為這數字不能代表其他

但你若知道結論
卻沒有注意各個角度
是否有顯著差異
那麼你就會做出錯誤的理解

妙哉妙哉
對了下面一行我故意不寫

叔本華說
一定得提到康德
還說這簡直是唯一
要假定為必須徹底
加以理解的哲學

我有點害怕了
因為我看過朱高正寫的康德四論
好難好難

補:叔本華是1788出生
康德是1724年
差64歲
他們都是德國哲學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跟亞里士多德
他們三個是古希臘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的書名我沒什麼興趣

笛卡兒跟盧梭是法國哲學家
但我沒看過盧梭的書

這本,我不知道會不會成為
有史以來最多則的閱讀筆記

才看完序論三頁
就讓我讚嘆敬佩不已

續看到這
覺得好感恩
他們是手抄阿
不像我們現在如此容易編輯

他是這麼說的:

「對於重抄自己寫過的東西
或是把說的已經夠明白的東西
重複辛苦的又用別的字眼來表達一番
那是我極為厭惡的…

我還是寧願採取這
隨時隨地填補缺陷的辦法
上述那種厭惡心情
使我既不願逐字抄寫
也不願用別的更差勁的字眼
第2次去說同一個東西
就讓本書第一篇留下了第2個缺陷。」

呼呼呼,為什麼便利的工具
卻沒有更多的叔本華出現呢?
我們是不是太懶惰於思考了呢?

我沒資格回答這問題
因為我基本上資質不夠

在看這些巨擘親自寫的書
你很可以理解天賦與普通的差異

越看越好笑
叔本華提出對讀者的要求後
他提到
德國每年出版3000多本
見解獨到全是少不得的著作
如果要經過如許周折來看他這本

他說:
「對於這樣的責難
我不能提出任何一點答辯
 不然可以把此書送給
博學多聞的女朋友
放在她的梳妝台或茶桌上
或者可以填補讀者的圖書室
空著的角落
放在那兒還相當漂亮」

怎這麼幽默啦!
在這736頁,我才看了26頁
我想我會為她寫很多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