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究竟我們要謙虛還是自信?


最近林昀儒這場勝利之戰,
真是世紀之戰,

如他所說面對最偉大的球員馬龍,
27面冠軍的對手,
是帶著挑戰的心態迎戰。

哪一個上場比賽不想贏?
哪一次挑戰不想成功?

在行為科學領域,
特別愛研究成功者的特質,
所以你打這個關鍵字,
跳出一大堆
十二特質、七大習慣、八大關鍵…之類。

不過小林同學
吸引我的不是這些成功特質,
我著實著迷於他的禪意的「定」,
在22歲血氣方剛的人生階段,
在剛強勇猛的年紀。

在勝利之後受訪,
外媒稱呼他是沉默殺手,
在他得分時
沒有太大的情緒或手勢,
不讓對手感到懊惱或挑釁,
反而在他失分時會出現萌樣,
告訴自己記得失敗的軌跡,
下回不重蹈覆轍。

所以讓我們思考,
自信跟謙虛的兩者差別何在?
有人嘴上說謙讓,
沒有啦只是好運,
但你可以看見他
不經意的行為裡,
有傲慢的理所當然;
另一種人他不會特別提及,
也不急於告訴你,
他最近的豐功偉業,
更不會跟你說他打敗了誰,
把對手跟自己好好地分析一遍。

但當任務來臨,
兩者在心理狀態更是迥異,
一種是絕對沒問題,
雖然有些困難在眼前,
而謙遜者會告訴自己,

我會盡心盡力,

但盡全力之後,成事在天,
是一種積極而不必然成就
在我的平常心。

這件事很重要,
大多數人
還在積極建立自信的階段,
畢竟我們養成的假體教育,
滿受損受益,
這是一種成功了

不允許自己開心的壓抑,

是一種你沒有攀越到世界高峰,
階段成功
是不值得鼓勵與肯定的病態。

所以每一個階段用盡全力,
無論失敗或是成功,

都值得慶賀,

因此你會知道,
勝利了有很多因素因緣俱滿,
失敗了也是一種珍貴的學習,
在這樣薰陶自我覺察對話下,

你就會分辨,自己是自信還是謙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