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你發生過什麼事?


我認為這本書比「深井效應」,交代更多兒童時期創傷的案例,也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

我們可以透過對話,思考分析或是時間感,靠「皮質」運作,但突發事件,有時候我們無法控制情緒「邊緣系統」,當然你更無法控制你的交感神經「間腦」,而「腦幹」處理的是體溫呼吸跟心跳,這是由上往下排列的大腦結構。

這個順序很重要,因為書中作者告訴我們,下層腦會將現在發生的事,當作過去發生的時候,做出反應。

比如你知道的越戰後軍人,聽到哈雷機車發動,或是放煙火的聲音都能引起,無法控制的恐懼反應。

附圖中的「間腦」控制神經內分泌系統,書中段提到,如果處在沒有愛或是恐懼不安的生活狀態,就會讓間腦過度活躍,所以我們要調節到上層腦,這過程稱之壓力的復原力。

書裏一個經典案例:小朋友跟姐姐在外面玩耍,姐姐結果被綁架殺害身亡,這時候警察是無法跟弟弟溝通,描繪案發現場更無法指認嫌犯,但他是唯一目擊者。

作者培理醫生決定,在他家和她媽媽一起出現,短暫而連續地跟他互動,從一開始先介紹自己3分鐘,然後離開,然後再5分鐘,假裝要去買牛奶,接著再一起畫畫,然後等他更熟悉之後,小朋友帶他作者去玩他的玩具,經過了4個小時,間隔而短暫的互動,讓小朋友成功的指認出嫌疑犯。這就是大腦結構的運作,一定得讓弟弟覺得安全熟悉,才能讓他喚起記憶,到說出大人理解的語言。

這序列順序,是大腦處理的順序。就是本書作者提醒,當我們無法控制的負向行為出現,應該要去處理的是「你發生過什麼事?」也是本書書名的由來之故。

讓我想到的是,馬斯洛理論的金三角,竟然跟大腦序列模式一樣;也讓我發現,難怪我正在閱讀的催眠的書,艾瑞克森派別解決的困擾,都是上層腦無法說清楚原因的事件。

如果有兒童時期創傷的大人們,書裏建議,允許自己發呆,書中是寫「解離」。

我建議,找出你滿足生理本能的小事件,藉此滋養內心的滿足與安全感,然後就可以發揮理性的皮質功能,找出安頓自己的方式。

當然在適當的時機,用敘事去回顧自己兒童時期,也是可以療癒自己的方式之一。在兒童時期如果有情感連結斷裂的創傷,替自己製造有安全感的情感連結關係,重新建立神經元的突觸連結,會是具體可行的方向。

裡面有幾個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小朋友莫名討厭一個老師,自己也說不所以然,後來發現老師擦的止汗劑跟小朋友施虐父親一樣;青春期發作糖尿病,原來是居住在警笛聲不斷的病房,這讓她生理驚恐腎上腺素一直分泌所故。

身體的反應比你聰明的前額葉快,跟你的身體重新做朋友,這樣才能真正的「身」心安頓。

你有嘗試過控制呼吸嗎?其實非常累,但也因為累,所以讓你「覺察」呼吸的過程裡,專注當下,這也是正念訓練的一個階段,正念呼吸有好幾種,我最喜歡吸四吐16,因為聽說吐氣才是體內廢物的吐出喔!

讀後感:

這書讓我找到惜皮的好理由,我就是吃不了苦阿。照這書看來好好吃跟睡,才不會有麻煩的病發生;其實活在當下,當一隻豬是需要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