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5日 星期二

又愛又恨的「夥伴」關係


一般個案離開諮商室後,與諮商師彼此如陌路,在現實生活軌道互不相干,甚至在路上相遇都必須如陌生人,這是必要的,為了諮商關係真實而有效。

但諮商關係也有許多限制,因此我不是心理師反而給了我諸多的彈性,可以更多可能性來幫助我的會談者。

再來談談企業教練,付錢的是雇主,當然有企業主與人資的考量,期待人力「產品」身心俱好,好持續表現高績效行為,背後目的是包裝很好,讓你繼續好效命,無可厚非。

職涯裡我已經身經百戰,看起來握著尚方寶劍,揮劍頭斷的員工,我可以理直氣壯可以歸咎於心理測驗與企業的人力規劃。

此時,我跨越,往前一點點越過界線。我允許會談者錄音,複聽再摘錄,我用私人時間檢閱,再回饋;我設計適合他們往前一步的回家作業,在他們的生活場域裡修行,我們一起修正;在他們日常生活裡,遇到困擾,我會花盡心力搜尋知識,或是動用我的人脈,為他們構築藍圖,一起討論。

我像朋友,貼近但遙遠;我像閨蜜,隱密而真誠;我像教練,具體方案並嚴格督促;我像助人工作者,接住並挖掘。

聽起來好像跟我會談,很能被充能?我必須殘忍告訴你,更多或是你從沒發現的恐懼與眼淚。穿越過這些眼淚,你才能看到自己,其實如此美麗,可惜蹉跎一生,朦朦朧朧過日子,是該清醒了吧?如果你不希望白走一遭的話。

用剛剛好的距離,讓會談者們安心又能自在表露的同伴,在公開的休閒環境,卻能一次一次向內挖掘探索,豐富你都的生命,如果需要氧氣,沒問題,但我更是你即將要窒息時,拉住你的鋼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