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經濟學碩士學歷的瑞奇曼,過度擴張負債總計超過一億三千萬,他重新檢視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做法在不到三年就償還債務。他第一本書是:巴菲特在大海,你卻困在池塘,談白手起家的觀念,這本是續集,談小錢致富的觀念,他的座右銘是:好的觀念能讓你以小博大不好的觀念只會讓你因小失大。
本書揭示富人致富的關鍵,在全球經濟體系進入〔M型震盪〕的時代,是靠〔洞察力〕和〔習性〕致富的遊戲年代,當貨幣和物價呈現〔M型震盪〕,M型窮人仍習慣性地用〔儲蓄〕和〔節儉〕度日,犧牲了PRADA背後看不見的價值時,M型富人卻運用一大堆窮人的愚蠢,來讓自己的品味、資產、知識和良好習慣,長期穩健地增值。共有四大篇章:M型世界裡,鈔票都是氧化型資產、世界是平的,但財富的分佈是V字型的、不景氣是M型富人的財神爺以及高物價及通膨時代的〔小錢致富〕策略
第一篇中提到,Do not do the first one only當在市場上一直賺不到錢,又搞不懂錢跑到哪裡去的時候,不要怪罪市場機制不良造成貧富不均,其實本身才是最大的問題。我們正在歷經一場經濟的革命,最可怕的是所有的M型窮人把錢當成永恆的價值,不明白一個人的身價不在於有多少錢,而在有多少財富。這裡的財富包含的信用卡、房地產、證券、基金利息等投資型,也有像人脈和信譽,這些是長期經營而來,都是財富倍增不可或缺的關鍵。
窮人善於儲蓄,但富人卻會衡量手中的錢,在別人眼中的價值。例如:冰塊本身 根本沒有味道可言,但在飲料裡面的冰塊,卻風味迷人,因此把錢存起來就好像冰在冷凍庫一樣,只有把它拿來做適當的投資,才能夠提升價值。窮人會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放棄,眼前的投資機會,因為不願承擔失敗或是風險,有錢人會花點時間,讓整座森林屬於自己,到時候一鳥在手不如成千上萬百隻鳥,在裡面定居,還會繁衍後代生生不息。
有錢人的印鈔法則:第一條隨時留意市場的資訊市場,第二法則呢是不要盲從資訊第三法則是別被慣性綁架。
第二篇裡作者提到幾個重要觀念:窮人看見的危機都是富人的時機,市場上的錢不會無故消失,有人在投資上受挫也必然會有人受惠。所以當錢在流失的時候,我們第一個要思考的是,這些錢到底流到哪裡去?不要輕易相信名嘴和數據,他們所陳述的都建構在財富分配是平均的,或是風水輪流轉,但我們都知道不是。
窮人害怕損失的心理,擔心做錯決定。有太多的大企業CEO和世界知名投資者所犯的錯誤決策,可是他們現在的狀況如何?想要有突出的表現,就要做一些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
小的失手可以贏得更大的利潤,而大的損失可以知道不再走一條錯誤的路。
第三篇中一開始說,當我們打算小錢致富的時候,必須先設想 未來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富人是靠因果法則,他們總是自己先種下因,未來再採收豐碩的果實
,就如同送禮這件事,他們不是因為對方曾經送禮,是因為我先送他禮物,未來他也會送禮物給我。窮人總是從別人身上得到了好處才送禮,富人是為了得到未來的好處而先送禮。在面對同樣一大筆金錢時,
負債的窮人會希望先把債還清,會把一部分的錢拿來犒賞自己,然後為自己成立一個買樂透的基金。富人不會執著在一定要看到錢,而是這筆錢怎麼樣能夠發揮最大效益,資產不只是鈔票而已像PRADA、古董、房地產甚至是一趟古文明古物之旅,背後的價值都比鈔票更高。
如果不希望未來還是過著和現在相似的人生,就不應該重複現在的理財方式,不要在迷信地把錢留在身上的傳統做法,這只會讓你的錢越變越多越來越沒有價值甚至連生活品質也消失了。價格是人的需求而決定,不是物品的本身。一張莎士比亞舞台劇的門票,對知識份子來說是有價值的,藍領階級的人撿到門票絕對不會把他和鈔票聯想在一起。
最後一篇裡作者提到,亞當史密斯在國富論中提到一句,經濟市場上的精闢的見解:我們的晚餐並非出於肉商、釀酒師和麵包師傅的善心施捨,而是出於他們的自利心,我們從不向他們提到我們需要什麼,而是提醒他們在交易中能獲得哪些好處。個人通常只在意自身的經濟安全和自身的獲利,但也因為這樣的過程才是社會上的需求滿足,同時增進公共利益。如果真的要投資一定要懂得運用整體經濟的走勢,以及眾人集體需求和消費意識來賺錢,你生活中最常發生和出現的場景,必定是下一個投資策略有絕對的關聯。
看來先放棄儲蓄,認清物品對誰有利,培養獨立自主判斷能力甚至練習輕鬆看待損失,都是往富人思維的途徑邁進。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5下拍手,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謝謝您!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按5下拍手,讓我收到來自LikeCoin基金會的獎勵,謝謝您!